“孩子们,你们知道我们吃的面条是用什么做的,又是用什么磨出来的吗?”近日,位于林埭镇徐家埭村的大印农场把孩子们的课堂搬进了“开心农场”里。活动中,孩子们动手参与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农具的使用方法,尽情享受到了劳动的乐趣。
10月10日上午,记者来到了这个用2个多月时间改造的农场。改造后的农场多了草地、简单的游乐设施和体验项目。孩子们可以在玉米迷宫里寻宝、一米菜园里种菜、DIY手工场里画草帽或在QQ水池里捕鱼、谷物作坊里磨面粉等城市里无法接触到的活动体验。“大自然是最好的教育场所,现在的孩子虽然享受着便捷的生活,却失去了很多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他们对田园生活有着太多的渴望。”大印农场农场主印文彪说,乡村振兴,发展产业是关键,这既需要埋头种地,也需要抬头看市场,现在的市场就是需要推陈出新的创新力,所以早在三四年前他就开始关注田园课程,想利用自己农场里的一草一木当教材,给孩子们更多接触田间地头的机会。
记者发现,农场里设置的每个项目都非常有意义。当天,谷物作坊里磨面粉这个项目吸引了很多孩子来体验。孩子们既参与了制作的过程,并能将自己亲手磨出的面粉带回家。“这样的体验课堂真的很不错,虽然今天孩子有点晒黑,但他在劳动中收获了知识,我觉得黑得很健康。”在读中班的屠彦达小朋友家长说。
其实在我市,像大印农场这样将种植业和旅游业紧密连在一起的农场有很多。这几年,我市突出以工业的思路做好农业规划,以工业的理念建设农业园区,同时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一大主导产业来抓,力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很多企业看到了发展美丽经济的巨大前景,纷纷将“农业+旅游”“农业+科技”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位于当湖街道的紫香缘家庭农场就是“农业+科技”的一个典型,去年进行了葡萄简易联体棚设施提升温室调控促增效栽培技术的开发,让盖在葡萄大棚上的薄膜10分钟就能打开或收拢,同时让葡萄大棚在冬日里也能长时间保持较高温度,促进了葡萄生长。农场主李友华说:“科技让农业增效变得更靠谱了。”